双碳目标下 关于VOCs综合治理管控的几点思考
2021-07-08
在“十四五”开局之际,“减污降碳”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新热词。VOCs治理也迎来精细化、专业化的新市场生态,节能和安全也将成为工程主要关注点,中小型企业的精准治理成为关键管控点,无组织排放将会成为新的主要难点。
一、VOCs治理设备需加强“安全+节能”环节设计
VOCs治理设备,2017年等离子体事故爆炸两人死亡揭开VOCs安全事故以来,近些年来活性炭自燃,RTO/RCO设备燃烧等事故频繁出现。VOCs环保设备安全设计已经是迫在眉睫,必须引起全行业的重点关注。
结合实际工况生产,优化末端治理工艺,治理设备安全防爆,控制系统联防联控(以化工行业RTO为例:LEL监测、泄爆口、防爆阀、紧急排放口、管道等)。
与此同时,耗能开始逐渐成为VOCs治理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主要投资之一,收集不合理,工艺不合理,设计不合理,运维不合理等都是造成“浪费耗能”的元凶。
二、加强VOCs工程咨询服务建设,避免工程公司独家治理
随着VOCs治理几年的成果,目前重点行业(企业)治理均得到较好的整治。VOCs治理市场也逐步转向于非重点排污行业(企业),这类行业(企业)整体缺少专业人士把控,尤其是在治理工程方面,基本上就是治理工程公司一家之言,存在不少治理问题。
废气收集效果差,工艺选择错误,风量与设备及其不匹配等问题不一而足,再加上重点行业(企业)的历史遗留问题(安全性不高,耗能高,无组织排放等),VOCs治理工程亟需第三方咨询服务(不参与工程),从企业角度出发,从源头控制、收集效果、工艺流程,设备风机选型,安全节能,技术评估、施工规范等角度出发,为企业公正选择工程服务。
三、末端治理逐步专业化,“无组织排放+运维”成新难点
自十三五规划以来,全国掀起“VOCs治理热”,尤其是末端治理市场如雨后春笋般,迅速发展。经过几年的治理和沉淀下来,几乎每家涉污企业都已经安装了末端治理设备(此处不讨论治理设备效果及工艺),覆盖率极高,企业对于末端治理设备的认知度也相对VOCs产业链其他链较高。
但VOCs管控是个系统性解决方案,绝非治理设备一个环节。“无组织排放+运维”成为了VOCs治理的新难点问题(集气罩设计不合理是无组织排放的重要突破口,易耗品(如活性炭)不更换是运维最常见问题),亟需针对此两类问题,形成确实有效的解决方案。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,或许是无组织排放的一个有效解决途径,运维短板问题,从趋势来看,也有可能会趋向于第三方运维服务平台。
四、加强基层执法人员及涉污企业“接地气+关键点”教育培训
VOCs治理由“粗放型”转向“精细化”、“专业化”,基层执法人员及涉污企环保负责人业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涉及者,他们是最直接的参与者,也是最重要的执行者。
他们面对的环保问题是最多最复杂,相应的监管或治理设备接触较少,理论知识相对薄弱,再工作的繁忙复杂性,培训机会也较少。
由此也引发出更重要的问题,如何在仅有的培训时间,如何高效让他们获得有价值且可行的培训。答案无疑就是接地气(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大量问题)!!!
举简单两例来说:一张纸解决风速问题(不同风速下,纸张的偏移角度等);风管直径和风量、设备尺寸关系(不同风量下对应管道尺寸等)。
五、鼓励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,VOCs治理技术细分研究化
近些年来,随着等离子体,光氧等技术逐步萎缩,VOCs治理末端设备治理技术工艺越来越少,每家的技术方案越来越趋向于雷同,商务在项目抉择方面占比越来越大,导致行业竞争乱象,参差不齐。
与此同时,整个VOCs产业链更加关注利润相对可观的环保设备,对于管道设计等方面关注度较低。面对新技术/新材料短缺,只关注部分链条等问题,应当加强建设新技术\新材料示范点(政府引导新技术/新材料运用),鼓励新技术/新材料的运用尝试(如:以实际长期达标作为验收主要准则),促进环保治理各环节均衡发展(尤其是协助废气治理管道设计的专业化人才培养)。
六、异味治理与VOCs治理差异化对待,精准化治理
十三五期间,异味治理和VOCs治理经常是同时出现,同时治理,同时管控。但随着VOCs治理的进一步深入,异味的问题就开始逐步呈现出来。
不少企业VOCs治理已经达标排放,但仍存在异味扰民的问题,有些企业本身排放浓度低,但工厂有异味。目前不少地区,依然是用VOCs管控方式在要求企业做相应整改。异味本身的特殊性,再加上VOCs治理的技术不一定适合异味治理,亟需将两者区别对待,形成相对独立的异味管控治理措施。
诚然,行业的发展远不止以上几个问题,燃烧设备的旁路设计,环评报告工艺推荐,检测人员的标准统一化等都是VOCs治理精准化、专业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。
虽然困难重重,但回望水处理几十年的发展来看:给行业多一点时间,给市场多一点空间,当VOCs综合管控总会成为生产过程一部分之时,VOCs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将迎刃而解。